立秋之后,天气渐转干燥,暑气却未完全消散,很多人依旧感觉身体沉重,肚子上的赘肉顽固难消,减肥的雄心屡屡被挫败。
在减肥这件事上,大家可谓是用尽了办法:有人拼命饿肚子,体重虽短暂下降却很快反弹;有人疯狂运动,却疲惫不堪,胃口反而更大;还有人尝试各种“速效”药丸,结果弄得心悸失眠,伤了身体根基。
为何如此多努力付诸东流?今天,邀请中医减重专家范琳燕主任来和大家聊聊。
中医认为,脾胃是“后天之本”,如同身体精微物质运转的枢纽中心,负责将我们吃下的食物转化为身体可利用的气血精微,同时将代谢后的水湿垃圾顺利排出。
脾胃强健,则运化如常,水谷精微得以滋养全身;若脾胃虚弱,运化无力,则水湿停滞,堆积成痰浊脂肪——这便是中医视角中肥胖的根本病机:“脾虚湿盛”。
展开剩余65%而困顿的脾胃,如同疲惫的工人,无力处理堆积的物料,自然形成“废物仓库”的积压。
立秋时节,气候转向干燥,但夏末余湿仍存。中医理论认为,“湿”最易困遏脾阳,阻碍其运化功能。
因此立秋后调理脾胃,祛除残余湿气,恢复其运化之力,正是顺势而为的减肥黄金期。
范琳燕主任还分享了一个很很适合立秋后喝的汤:
健脾祛湿轻身汤
材料:
怀山药30克,茯苓20克,生薏苡仁20克,陈皮6克,生姜3片,瘦肉或排骨适量(少量荤味作引,使汤味和缓而不滋腻)。
具体做法:
瘦肉或排骨焯水洗净备用。
怀山药、茯苓、薏苡仁、陈皮冲洗干净,与生姜片、肉类一同放入砂锅。
加入足量清水(约1.5-2升)。
大火煮沸后,转小火慢炖1小时。
炖好后,可加少量盐调味(宜淡不宜咸)。
方解:
山药: 默默滋养脾土,恢复其运化动力,从根源上加固身体堤坝。
茯苓+薏苡仁:专注疏通体内水道,引导多余水湿排出体外。
陈皮:理顺脾胃气机,消除湿浊阻碍,让运化之路畅通无阻。
生姜: 微微生热助运化,驱散体内残余水寒之气。
少量肉材: 作为味道的调和者,也作为药物的承载食物,使汤味醇厚易入口。
此汤平和甘淡,不寒不燥,其力不在“猛攻”消脂,而重在健运中焦,恢复脾胃自然运化之职。
当脾胃这个“身体的物流中心”功能强健,水谷得化,湿浊得排,身体自然趋向平衡状态。
当然,想要更高效地减肥,同时需配合清淡均衡饮食,避免暴饮暴食与生冷油腻;保持规律作息;适当进行如散步、太极等温和运动,助气血流通。
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股票配资8倍平台,内容大家都清楚了吗?
发布于:广东省启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